「笨蛋!重點是那個情境!」
「前言」
如果我現在給你三個 fact(事實),是否可以猜出我在說什麼?藍藍的、機器人、喜歡吃銅鑼燒,至此,你一定可以很迅速的猜出我在說的是多拉A夢(doraemon)。為什麼?為什麼你可以只依靠這些資訊來猜到我在說什麼?因為你已經把那份感覺帶進去了,你已經熟悉了,所以當我描述這些 fact 的時候,你可以快速的反應出什麼是多拉A夢。
「從瞎拼ABC學講故事能力」
身在台灣,有款綜藝節目一定是經常聽到的,他叫做瞎拼 ABC,遊戲方式是這樣的,主持人會抽出題目來考答題者,題目有很多種來源的名詞,可以是人名、家俱等,請來賓也就是答題者猜出這個名詞是什麼。再舉一個例子,這個人身穿燕尾服,善於表演,可以從帽子抓出兔子,你可以講出這個人是個魔術師,如此一來,你就可以在不直接解析那個職業的情況下,讓對方瞭解魔術師的形象與行為。從側面的方式講解中間的答案是什麼,這本身就是一項說故事能力,你可以用在專有名詞解釋上,把整個故事都闡述完之後,對方也可以理解。
「什麼是多拉A夢?多拉A夢是什麼?」
如果我說多啦A夢是一隻藍色的機器人,你會說不對,這樣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身為藍色的機器人可多著是,例如說:星際大戰中的 R2D2 就是藍色的、經典遊戲的洛克人也是藍色的。很明顯的,這樣的描述方法太過簡易,所以你會嘗試加入更多東西進行更精準的描述,用最近火紅的 AI 來說明,就是給他更多特徵值。R2D2 就是藍色的會行走胖胖的機器人,可能變成這樣,但這樣其實很耗時而且不夠直覺,而且還量大時還要面對 overfitting ,這時該怎麼做呢?將對方帶入整體環境當中。
「學習心智圖」
上述的這套方法我們稱之為心智圖,回到首圖,你可以看到兩者差別是在箭頭的方向,左邊箭頭向外比較像是我們平日在思考的方式,也就是上面那一大段的多拉A夢是什麼?就跟背單字ㄧ樣,當你看到不熟悉的字眼時,會下意識地去找翻譯強行讓自己記起來,例如下圖所示: bear , 有熊的含義、也有生育的含義、更有承擔的意思,這種時候就是數學上的ㄧ對多,難以直接描述。所以上課的英文老師會怎麼跟你說?要你去看下上文,也就是 context,然後去猜那個不懂的文字是什麼涵義,也就是圖表中,箭頭向內的闡述方法,把你自己帶入那個環境中。
「心智圖應用:統整能力與連接能力」
心智圖旁邊的描述至少三個,最多五個,超過就代表描述得不夠精準或是想的不夠抽象,而且太多你也不容易記憶。長期訓練下來,你就可以在三到五個關鍵字裡頭去向他人描述一個概念,而不再是看似對又缺點什麼的敘述,如:多拉A夢是藍色的機器人。而且你也可直觀地去連接其他被整理過的知識點,就像是 tag 一樣,心智圖源圈外的描述好比是 tag,你可以快速的從該點藉由 tag 跳到其他擁有類似 tag 的點去。當你在 IG 上滑照片時,如果你對某張照片特別喜歡,假設圖中是蛋糕好了,系統會推薦給你其他關於蛋糕的圖片給你。
「公司訓練」
在公司裡面,我們也同樣使用這項能力來進行內部訓練,特別是還是實習階段的人們,怎麼做呢?強迫他們看 Dr. House 來學習與使用這項能力。操作過程如下,把實習生叫來,跟他說在不看字幕的情況下,觀看影集中的人物互動狀況,來猜出他們到底在幹嘛,驗證方法就是當劇中人物在笑時,你也跟著笑,那就成功了。什麼意思?會笑代表你可以跟上影集中的節奏,而且也可以將自身所經歷過的事情對應在其中,把你自己放到那個故事裡頭,你知曉該做出什麼反應。實習生透過這方式了解到何謂心智圖(當然這只是讓他們擁有模糊的概念而已),基本上就完成第一步了,後續我們就會讓他們學習相關內容,例如去學習 browser 中的 DOM tree,知道 scope 觀念與其延伸的管理想法 ,或者是學習物件導向,了解抽象的概念在程式中如何落地,能夠玩 瞎拼ABC 來 create Class 與 interface 等。
「文末致謝」
感謝閱讀至此的你,可以觀看如此攏長的文章僅為了解釋一個名詞,情境。同時,這也是本文第一次寫上這個名詞,希望你可以了解跟體會到情境的重要性。